作者用功極深,近乎執迷。證明凱爾特文明毫不遜於羅馬文明的翻案之作。, 中土世界:歐洲的古代起源。在樂天市場的樂天書城有最棒的商品,是您省錢的最佳選擇。
中土世界:歐洲的古代起源
商品分類:樂天書城,人文歷史
來自【台灣樂天市場】
- 出版日:1050518
- ISBN:9789869211383
- 語言:中文繁體
- 裝訂方式:平裝
內容簡介
◎《非典型法國》作者葛蘭姆.羅布再度跨上單車征服赫拉克勒斯古道(Via Heraklea),展開一趟2,4000公里的「發現中土」之旅。
◎一部結合歷史學、地理學、考古學、語言學、天文學、幾何學、神話傳說與旅遊見聞的精采「翻案」之作,還原古老民族凱爾特人的神祕面貌,重探歐洲的古代起源。
一段失落的歐洲原史時代,一個謎團般的古老民族
兩千多年前鐵器時代,歐洲並不是現在遍布現代國家的模樣,而是有一支神祕而古老的凱爾特民族,分布於不列顛群島到巴爾幹半島。《高盧戰紀》描述,凱爾特人金髮白膚,高大剽悍,驍勇善戰,羅馬人視之為可怕的對手。
「中土」一詞源自北歐神話,意指相對於上層世界和下層世界的「人類所居世界」。托爾金即是借用這個概念,創造出經典奇幻作品《魔戒》。跟托爾金一樣,本書作者企圖為讀者重建凱爾特人中土世界的樣貌,但不一樣的是,羅布寫的不是小說,而是證明凱爾特文明毫不遜於羅馬文明的翻案之作。他廣泛運用歷史學、地理學、語言學、天文學、幾何學等各個學門的知識,讓這個文字史料付之闕如,遙遠且經常充滿誤解的失落文明,重新回歸到歐洲上古史的脈絡中。
不過,本書亦非正經八百的學術著作。羅布不是象牙塔裡的學者,他比較像是一位博學敏銳的偵探,以單車為辦案交通工具,綜合神話傳說、文獻資料、考古實證、虛擬地圖等各種線索,一一走訪凱爾特人的聚落與聖所,推理出中土世界隱含的宇宙秩序。因此,閱讀本書的讀者,也可以得到和閱讀推理小說同樣的樂趣,並且會益發相信這位單車神探的結案陳述:凱爾特人儘管不像羅馬人是優秀的土木工程專家,但絕對是傑出的數學家、天文學家;此外,羅馬帝國為後世所稱道的城市和道路建設,也很可能是在凱爾特人奠定的良好基礎上發展而成。
讀完本書,你會知道:
‧由凱爾特人闢建、富有神話傳說色彩的赫拉克勒斯古道(Via Heraklea),完美對應夏至日出的方向,代表凱爾人的天文觀測水準極高。
‧早在「條條大路通羅馬」之前,凱爾特人就已掌握造橋鋪路的技術,還能製作精美的馬車。
‧凱爾特遺址有許多呈歪斜矩形狀的溝渠圍地,看似毫無規則可循,其實裡面都包含著橢圓形,而橢圓形正是太陽運行的軌跡。
‧凱爾特德魯伊特(Druids)的形象不該是身著白袍、拿活人獻祭的巫師,而是需耗費二十年刻苦學習的嚴謹知識分子。他們從橡樹的枝幹和葉片提煉出幾何圖案,成為凱爾特藝術的靈感源頭,也顯示凱爾特藝術不只具有視覺美感,其中還蘊含著數學真理。
作者簡介
譯者介紹黃中憲
政治大學外交系畢,專職翻譯,在衛城的譯著有《非典型法國》、《太平天國之秋》、《湖南人與現代中國》。
目錄
原史時代
第一部
一、來自世界盡頭的路
二、鐵器時代的消息
三、梅蒂奧拉努城之謎I
四、梅蒂奧拉努城之謎II
五、循著子午線走去
第二部
六、世界有多大
七、德魯伊特的教學大綱I:基礎
八、德魯伊特的教學大綱II:進階
第三部
九、諸神的路徑
十、森林與森林的另一邊
十一、中土世界諸城
十二、勝利之神
第四部
十三、詩意群島
十四、四御道
十五、中土世界的盡頭
十六、德魯伊特的回歸
結語:中土世界旅行指南
大事年表
注釋
參考書目
誌謝
圖片允用誌謝
各界推薦/推薦序
國際媒體好評
身兼傳記作家和歷史學家的羅布,其研究讓我們對兩千年來關於鐵器時代的不列顛和歐洲的認識,以及凱爾特人為野蠻、迷信部族的刻板形象,產生懷疑。──《每日電訊報》(Daily Telegraph)
以《非典型法國》獲得達夫‧庫珀獎(Duff Cooper Prize)與翁達傑獎(Ondaatje Prize)的羅布,為讀者獻上近來印象所及最驚人、最重大的發現,幾乎顛覆了我們對於歐洲早期歷史(或依他所說,稱之為「原史時代」)、野蠻凱爾特部族和半神話人物德魯伊特的所有認知。──《出版人週刊》(Publishers Weekly),獲得「星號書評」(Starred Review)和「當週選書」(Pick of the Week)
傑出……一部包羅萬象、令人驚豔的改寫歷史之作,作者用功極深,近乎執迷。如果書中描述的奇妙聯繫和神祕細節,讓讀者感到頭暈目眩,這或許只不過是反映出一個失落文明的驚人複雜性和始終不褪的神祕色彩,而羅布則將這個文明放回它理應享有的位置上。──霍爾(Philip Hoare),《文學評論》(Literary Review)。
你絕對不得不佩服羅布所展現的毅力,他不只埋首在圖書館和地圖室做研究,還親身實地考察。在這15000哩的單車旅程中,他經常騎到從來沒有任何觀光客或研究者造訪過的地方,甚至連打聽過都沒有……《中土世界:歐洲的古代起源》為古代高盧人和古代不列顛人創造出新的面貌。無論凱撒說了什麼,他們都並非渾身靛藍、滿臉鬍子之徒。──謝比(Tom Shippey),《衛報》(Guardian)
內容試閱
原史時代本書的寫作構想,在某個晚上如一不速之客翩然到訪。它顯然認為會盤桓頗長一段時日,而我知道有它作客家中會大損我的名聲。藏寶圖和密徑是童年的玩意兒。成人學者看到未被發現的上古世界豁然呈現眼前,且海圖、使用手冊、指南一應俱全,必然懷疑自己腦袋是不是出了毛病。
當時我住在英格蘭某山上的茅屋裡,那山位在牛津西邊,阿諾德(Matthew Arnold)筆下那位吉普賽學者(Scholar Gypsy)活動的土地上。那裡的環境就如孩童的奇幻世界,是歷史祕密似乎如野生蘋果樹上結實纍纍的蘋果般隨手可得的那種地方。花園裡除了有維多利亞時代的野餐殘餘物和發亮、降解的二十世紀垃圾,還有燒過的燧石、經過熔煉的金屬塊、燒製粗糙的屋瓦。我在一棵枝葉纏繞的衛矛底下,找到一只鐵器時代的小胸針,胸針上有三個同心圓構成的花紋,胸針的繫著針受腐蝕已殘缺不全。住隔壁的農夫把幾個紙箱的古物給我看,裡面有用來磨碎東西的磨石、薩摩斯細陶器、羅馬錢幣,都是他在田裡幹活時犁出土的。
這個寧靜的地方,名不見經傳,卻曾是繁忙的交通輻輳處。花園的一側曾有一條馬道,位在一條羅馬古道(straet)的盡頭。這條羅馬古道沿著聳立於泰晤士河畔的石灰岩斷崖,通往柏克夏岡(Berkshire Downs)和刻畫於一處丘陵上、被稱為「烏芬頓白馬」(Uffington White Horse)的鐵器時代巨形圖案遺跡。花園另一側則曾有一條未鋪砌的道路從名叫巴布洛克海司(Bablock Hythe)的泰晤士河渡口往上攀升,而今此處既無橋梁,也無津渡。早在牛津這個地名出現之前,千百年來一直有人將牛隻羊群從泰晤士河邊往上趕到這兩條路交會之處,那裡是一片寬闊的草地,上有一泉水和一池塘。這是昆諾(Cumnor)村的前身,距後來才出現、在教堂附近的中世紀城區十二分鐘路程。較晚近才問世的園籬和停車位讓人看不到此村前身的輪廓,但從樓上窗戶望出去,仍可能看出它當年的形狀。這個聚落距今太遠,其布局未見於文獻記載。有座鐵器時代的山堡(hill fort),俯臨這個位於泰晤士河沖積平原上法穆爾(Farmoor)一地的史前聚落,而一道險峻的土堤,以及使現代道路到此變成一危險大彎的圓形布局殘跡,很可能就是這山堡的遺物。
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長期陷入歷史幻覺狀態,也就不足為奇。樓上房間那位教人難以拒於門外的訪客,在列印成兩張大紙的西歐地圖上以一條斜線的形態現身。那時我一直在計劃單車遠征,走一趟赫拉克勒斯古道(Via Heraklea)。赫拉克勒斯古道就是傳說中希臘神祇赫拉克勒斯(譯按:Heracles,羅馬人稱作Hercules),從世界的盡頭——伊比利半島西南端的「聖岬」(Sacred Promontory)——越過庇里牛斯山和普羅旺斯平原,朝向如白色屏障的阿爾卑斯山的著名路線(圖一)。這位英雄帶著偷來的牛群前行,在西方世界最古老的路徑之一留下傳頌千古的足跡。他所走的路線,如今有許多路段只能訴諸想像,它只是一條把與赫拉克勒斯有密切關係的諸多地點串連起來的假設路線。這條古道通過南法的地中海岸時,有一些路段會變成小徑,有時循著季節性遷徙牲畜的小路走,有時變成羅馬圖密善古道(Via Domitia)和現代A9高速公路。這些實際存在且實用的路沿著西班牙東海岸往北走,在法國境內轉向東北,最後蜿蜒通往義大利。但赫拉克勒斯古道,照其原來存在於神話中的路線,乃是直直一條線,就像把高山渾然不當一回事的神之子所走的路線。
這條橫越大...
【資料來源 / 版權 與 商品購買網址】
中土世界:歐洲的古代起源
留言列表